×
A
A
A
调整

阿塞拜疆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碳达峰与碳中和:中国行动》、《千村故事》新书座谈会

阿新社巴库12月12日电

阿塞拜疆语言大学孔子学院新书座谈会于语言大学三楼会议室举行,会议旨在分享和讨论由湖州师范学院金佩华研究员等编著的《碳达峰与碳中和:中国行动》和《千村故事》两本新书。孔子学院阿方院长拉菲克·阿巴索夫、中方院长李姬花、孔子学院教师与语言大学中国学专业学生参加会议。

首先,拉菲克院长详细介绍了两本书的编著者金佩华研究员以及成书的社会背景,包括中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行动以及中国乡村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他指出,这两本书对于理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理解中国乡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环境治理和乡村保护方面对于阿塞拜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听取了拉菲克院长的介绍后,中国学专业的两位学生王秀丽(Anastasiya Şegolkova)和林语娜(Nargiz Ağayeva)进行了汇报,分别对两本书做出了深入解读。

王秀丽同学首先介绍了《碳达峰与碳中和:中国行动》这本书。她指出,这本书详细阐述了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方面的战略思考和具体行动。其中,中国正在加快低碳转型,避免绿色贸易壁垒,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耗,促进煤炭早日实现峰值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提高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能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氢能源等先进技术和产业。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继续推动和提出“中国项目”,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构建公平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同时,王秀丽同学表示,积极、持续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重要表态,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林语娜同学则对《千村故事》进行了讲解。她指出,这套丛书诞生于中国快速城镇化、古村落保护和利用迫在眉睫的背景下,从时间和空间上全方位地反映了浙江省1000多个历史文化名村的人文历史和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精选汇编的《古村之美—浙江百村故事选》一书则集中体现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的人文特色和历史传承。通过记录众多村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千村故事》这套书展现了中国乡村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折射出代代相传的艰辛与荣耀,催生出激励后人前行的精神力量,展示了民间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是对乡村文化的精准解读。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孔子学院的教师和语言大学的中国学专业学生纷纷发言,就两本书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他们表示,这两本书不仅增进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也让他们看到了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文化保护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最后,李姬花院长对本次新书座谈会进行了总结。她指出,这两本书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保护与建设的智慧,期望老师和同学们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工作与生活中践行绿色理念。同时,浙江省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希望同学们学好汉语,以后有机会去浙江省看看,实地体会书中谈到的“绿色发展”与“古村之美”。

据了解,阿塞拜疆语言大学表示希望将这两本书列为必读教材用于该校国际关系系中国学专业和翻译系汉语翻译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因此,阿塞拜疆语言大学孔子学院将开展本书的阿塞拜疆语翻译工作,希望通过这两本书在阿塞拜疆的推广和传播,为阿塞拜疆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保护国内生态环境和村镇建设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案例,进一步加深中阿之间专业领域的文化交流互鉴,为推动中阿关系的发展做出贡献。

 

科教 2023-12-12 15:37:00